欢迎访问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 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 妇女健康知识 | 儿童健康知识 | 其他健康知识
  • 儿童健康知识

    首页>健康知识 >儿童健康知识

    全国爱牙日 | 小小虫牙危害大,家长应该怎样帮孩子保护牙齿?

    浏览次数:7006|发布时间:2020-09-18 11:05:12




    每年的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家长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龋齿,也就是传说中的“虫牙”。虫牙”到底是不是因为牙齿里面有虫呢?是不是只要把牙虫抓完牙齿就可以自己恢复健康了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虫牙二三事!看了以后,宝爸宝妈们就不会这么迷茫啦!


    什么是龋病?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家长:“医生,你这个太专业了,我们咋个看得懂哦!”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划重点了哦~



    都说牙齿是人身上最坚硬的组织,那它究竟是怎么坏掉的呢?


    答案是牙齿是被酸给“腐蚀”掉的。我们这里说的酸是细菌分解牙齿表面的糖份产生的酸,平时咱们吃的酸性食物很快就会被唾液冲刷掉,是不会对咱们的牙齿有影响的,但是,如果牙齿长时间的泡在酸性饮料里面,比如汽水、果汁,那么也是会被慢慢腐蚀掉的哦。所以我们提倡大家饭后或者喝了饮料以后尽量漱口哦。





    既然酸是由细菌分解牙齿表面的糖份产生的,那么是不是没有细菌就不会有龋病的发生了呢?


    是的,科学实验表明,如果没有致龋细菌的作用,即使牙齿表面布满了糖,牙齿也不会烂。那是不是把口腔里面的细菌消灭了就可以了呢?很可惜,咱们的口腔中有很多的细菌存在,引起龋病的只是特定的那么几种坏坏的细菌,而咱们的抗生素很多都是广谱的,不能精准的打击位于口腔的坏的细菌,并且使用抗生素对咱们口腔里面的好的细菌也会有杀伤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大家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且使用牙线,通过牙面的清洁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里面致龋菌的数量,保护牙齿的健康。




    既然细菌没有办法完全清理掉,那不给细菌提供糖份,是不是细菌也不能产酸了呢?


    是的,科学实验表明,如果没有糖份的供给,细菌是不能对牙齿产生破坏的。吃糖使人快乐,可以促进小朋友健康性格的养成,不能吃糖让很多小朋友接受不了,那么,哪些糖可以适当吃,哪些糖又尽量不能吃呢?其实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


    非游离糖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对身体危害较小。


    游离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以及蜂蜜中的糖。另一种是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及糖浆,也称添加糖。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过程更缓慢,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但水果制成果汁后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就会增加。所以我们提倡大家尽量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把它们榨成汁来喝。


    另外添加糖不仅存在于饮料、糖果、蛋糕、饼干、甜点、蜂蜜、糖浆、蜜饯等甜味零食,还可能隐藏在“不甜”的加工食品中,如番茄酱、酸奶、咖啡、膨化食品、芝麻糊、核桃粉、话梅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市售婴儿食品是高度加工的产品,添加糖含量高,因此要警惕不小心吃掉的添加糖。添加糖是纯能量食物,也称“空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可降低其他低热量营养食品的摄入及吸收,破坏膳食平衡,导致能量过剩、体重增加、肥胖及糖尿病风险增加。

    总而言之,龋齿的发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了细菌和糖份产生的酸,牙齿被慢慢的腐蚀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平衡膳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少给细菌提供糖份来控制龋齿。也可以通过好好刷牙,饭后漱口,坚持使用牙线来清洁口腔内的坏的细菌来控制龋齿。另外小朋友们要少喝碳酸饮料,减少对牙齿的腐蚀。对于已经开始被腐蚀的牙齿,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涂氟再给牙齿加上一层保护层。而对于已经形成龋洞的牙齿就需要及时的寻求牙医的帮助,早期把牙齿补起来,免得龋洞清洁不到位,牙齿越烂越厉害。



    口腔科将于2020年9月20日在我院门诊大厅开展义诊活动,将现场回答咨询问题、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刷牙等,欢迎广大家长朋友们带小朋友参加活动。


    最后,

    祝所有的小朋友

    都能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撰稿:口腔科医师-李洁;

    核稿:儿童保健科主任-杜春华;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