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处瘙痒、有异味、分泌物增多
内心充满紧张和恐慌
却碍于羞涩难言于人
这时就诊医生都会建议查一个阴道分泌物的检查
——白带常规
经常都检查的白带常规
到底都查了些什么?
报告单一大堆英文和符号
到底是什么鬼画符?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认识一下
这个妇科门诊检查率最高的项目
白带是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腺体分泌物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混合而成,内含阴道上皮脱落细胞、白细胞、乳酸杆菌。
其主要有三个作用:
一是清洁作用,其分泌物有利于将阴道壁的老旧细胞带出;
二是防御作用,阴道分泌的成分可帮助阴道保持酸碱平衡,防止致病菌的繁殖;
三是保湿润滑,分泌物让皮肤常保湿润,反之过于干燥的阴道皮肤容易瘙痒、疼痛。
生理性白带即正常白带,为白色稀糊状或者蛋清样,高度粘稠,没有臭味,量较少,对机体没有损害。
当女性生殖道出现炎症时,特别是罹患阴道炎或者宫颈炎时,白带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即病理性白带。
病理性白带分为三种异常白带!
第一种
常见于霉菌性阴道炎,每年都会被咨询上万次,主要跟清洁不到位、清洁过度、怀孕、大量使用抗生素、糖尿病等情况相关。典型表现是豆腐渣样分泌物,同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
第二种
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炎,典型表现是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淡灰色,有腥臭味,并且伴有阴道瘙痒等情况。
第三种
黄绿色分泌物 分泌物中偶尔有血丝,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并且伴有瘙痒、灼烧感,同时有尿频尿急的情况。一般男女双方同发 也需要同治。
既然小姐姐们自己都get到了新技能
医生肯定也能看出来
那到底为什么还要做检查呢?
白带常规通常需要几十元左右
这个钱有必要花吗?

其实,肉眼对白带的观察,再结合症状,仅能对疾病做一个初步了解。而阴道炎是一个广泛的“大诊断”,下属有细菌性阴道病、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等等诸多分类,治疗方法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通过实验室的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女性在妇科检查床上躺好,医生用无菌棉签在阴道壁、阴道穹窿、宫颈口等部位蘸取分泌物,置于试管中并送至检验科。

检验科医生会先将小棉签与生理盐水和一些特殊溶液混合,然后涂抹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滴虫、细菌、真菌在显微镜下可是无处藏身,一览无余。
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会发出一些非常明显的小提示,如果有以下的症状就要注意啦:
外阴瘙痒
阴道口或会阴部疼痛
小便时有灼烧感
强烈的异味,尤其是腥臭味道
泡沫样白带
干酪样、豆腐渣样白带
与月经无关的出血
同时要记住,做检查前也要做一些准备哦:
避开月经期检查
就诊前24小时内应避免阴道冲洗和性行为
检查前2~3天内不应使用阴道药物(如阴道用栓剂)
白带常规这一项检查,不同的医院会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报告单也有着不同的差异,报告单上的“鬼画符”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小编教你小妙招!白带正常与否三步走!
一看清洁度
清洁度,顾名思义,代表着阴道分泌物的清洁与否,分I、II、III、IV度。学术上,清洁度指代阴道分泌物中菌群的密集度和多样性,清洁度的级别越高,代表着分泌物中的菌越多、也越杂乱,是不好的表现。
一般来说,清洁度I度和II度比较好,III度和IV度预示着阴道微生态紊乱或炎症的发生。
二找病原体
细菌、霉菌、毛滴虫?傻傻分不清楚。
不同医院用的指代名称可能不太一样,甚至有的使用英文缩写表示。下面,小编列出了
常用的一些代称,教大家认识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
细菌(杂菌、加德纳菌、厌氧菌)
霉菌(真菌、念珠菌、假丝酵母菌、菌丝、孢子)
毛滴虫(滴虫、阴道毛滴虫)
三看加减号
找到这三类病原体后,主要看跟在这三类病原体后的符号,是“+”还是“-”,是“阳性”还是“阴性”。
“+”和“阳性”都代表着有病原体存在。哪一项病原体后面有“+”或“阳性”,就说明是哪一类阴道炎,最后,对症治疗。
女生们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部清洁,勤换洗内衣裤。如果发现白带量、颜色、性状、气味等出现异常,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哦。
参考文献
[1]王辰,王慧慧,李焕荣,李星烁,马晓彤,李会阳,王宝晨,范爱萍,薛凤霞.《2018欧洲国际性病控制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阴道分泌物(阴道炎症)管理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2):1360-1365.
撰稿:检验科-巫元琼
核稿:检验科-王维
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