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新手爸妈在护理宝宝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了解一些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可能会让你在育儿过程中不再茫然和慌乱。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新生儿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有哪些?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您该怎么做?
(1)出现黄疸家长应定期监测黄疸进展及消退情况;
(2)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大小便色泽及次数、进食奶量等情况,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做出专业评估且采取干预及治疗措施;
(3)积极促进充足的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4)进行新生儿抚触(1-2次/天),促进大便排出。

新生儿出后2-3天,因胎便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加上刚出生的宝宝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时还低的情况。
马牙:在妊娠期6周时,原始牙板组织开始形成,牙胚在牙板上形成,随后牙胚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牙板会破裂,部分会慢慢被吸收消失,部分会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芝麻粒大小的黄白色颗粒。
螳螂嘴:两侧颊部隆起的两坨“疙瘩肉”,有利于吸吮乳汁。
马牙会自行消失,无需处理,它不会影响孩子吃奶及乳牙的萌出。
螳螂嘴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新生儿刚出生时体内存有一定数量来自母体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激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导致新生儿乳腺肿大,部分婴儿乳房甚至可以挤出乳汁来。

遇到这种情况您该怎么做?
男女新生儿生后4-7天均可有乳腺肿大,2~3周消退,切记挤压,避免感染。
部分女婴生后5~7天由于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可出现阴道流出少许(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称为假月经,可持续1周。

遇到这种情况您该怎么做?
一般只需勤换尿不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其他不适即可。如出现血量多或是颜色、气味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出生后的1-2天,在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的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

遇到这种情况您该怎么做?
一般来说,局限性、不发展、无融合的新生儿红斑无需全身用药。
(1)护理宝宝过程中注意手部的清洁卫生;
(2)内衣和被褥应选用清洁、柔软、宽松的纯棉制品,避免使用化纤和动物皮毛等织物;
(3)可用碘伏给宝宝局部涂敷,每日2-3次即可;
(4)为宝宝创造一个清洁、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
新生儿皮脂腺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因皮脂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细小的、白色的、突出皮肤表面的皮疹,脱皮后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出现抖动。可通过观察有无其他不适症状来与病理性抖动鉴别。【妇幼健康科普】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申昆玲,常立文等,《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儿科学第8版,No.98-99.
[2]万丽 ,《新生儿红斑的治疗现状及护理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Vo1.16 No.58.
撰稿:新生儿科-罗群
审稿:新生儿科-蒋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