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
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副主题为“护牙健齿少年强,健康中国民族兴”
家长朋友们知道吗?在儿童口腔疾病中,发病率第一的是虫牙,第二的就是牙外伤,而且牙外伤的发生率快速上涨。
虫牙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牙外伤,似乎对大家来说就很陌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牙外伤。

暑假期间,熊孩子到处“上蹿下跳”,难免会磕磕碰碰,这样的牙外伤比较常见,一般来说,都不会特别引起家长们的注意;殊不知,如果牙外伤处理不及时,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
牙外伤是指牙齿受到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损伤。因受力大小、方向、部位和患者年龄等因素不同,牙外伤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家都知道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儿童牙齿外伤分为乳牙外伤和年轻恒牙外伤。乳牙外伤发生率较高,约达30%。多发生于1~4岁儿童。乳牙外伤以牙齿移位较常见。
乳牙因根尖与恒牙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乳牙和牙槽骨外伤后可能造成恒牙畸形、阻生和萌出障碍,最易引起恒牙畸形的牙外伤是挫入和全脱出。
年轻恒牙外伤多发生于7~9岁儿童,特别是上门牙龅牙的儿童易发生。外伤牙常见的是上颌切牙。


如果因牙外伤引起软组织损伤,则会引起疼痛、出血造成不适。乳牙外伤后须考虑对继承恒牙胚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由于儿童前牙区继承恒牙位于乳牙根尖区,乳牙挫入和伴发的牙槽骨骨折,可直接伤及下方的继承恒牙胚,造成恒牙胚发育不全,导致继承恒牙畸形、阻生,严重时不得不被拔除。所以,相对而言,乳牙挫入对儿童危害最大。对于婴幼儿,严重的牙齿脱出会使牙齿极度松动或全脱出,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误吞或误吸,若吸入气道可危及生命。乳牙硬组织折断和牙周组织损伤还可继发牙髓、牙周组织感染,如不能及时治疗,同样可危害恒牙胚的正常发育,导致不良后果。

恒牙外伤可造成牙齿折断或牙齿松动、移位,影响咀嚼功能。牙齿缺损较多时可造成牙本质或牙髓的暴露,牙齿松动、移位严重时可造成根尖牙髓和血管的损伤,如牙髓组织损伤严重或处理不当,或造成牙髓炎症,甚至根尖周组织炎症,严重时影响年轻恒牙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牙齿丧失,对儿童的牙齿,咬合等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另外,牙齿缺损严重或外伤导致牙齿缺失时,不能及时保持间隙,导致间隙丧失,造成牙合畸形,成年后永久修复困难。

一般而言,乳牙外伤可供选择的治疗有限,除非有误吸、误吞或牙合干扰等紧急情况,观察常是最适宜的选择。保守的处置方法有可能减轻患儿的额外痛苦,降低进一步损伤恒牙胚的风险。
年轻恒牙外伤的治疗根据外伤的类型来制定,非常复杂。这种复杂的事情就交给专业口腔医生来处理。记住一个原则:立即就医。

孩子的天性总是好动,而且运动是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无法强制他们不动,但至少能知道如果真的发生了紧急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孩子恒牙磕掉了怎么办?

恒牙全脱出牙的最佳现场救治:迅速捡起脱落的牙,手持冠部用牛奶或生理盐水冲洗污物(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使用自来水冲洗)10s左右,将牙齿放回牙槽窝,嘱患者小心地合上嘴(可咬纱布、手绢、餐巾等固定牙齿),带患者到医院就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牙周膜活性,为取得良好再植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孩子乳牙磕掉了怎么办?

乳牙全脱出不宜再植,但需随访监测恒牙的发育和萌出情况。
牙齿断裂怎么办?

快速行动可以增加挽救这颗牙齿的几率,防止感染,减少更大的麻烦。如果嘴巴也受伤了,用水漱口,冷敷以减轻肿胀。如果能够找到断裂的牙齿,将它放在冷牛奶或冷水中,并一起带给你的儿童牙医。
注意:外伤牙是否可获得最佳愈合,有赖于患者的依从性、是否可以遵医嘱定期复诊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大多数乳牙外伤发生在家里。儿童的父母或看护者应该有一定的教育方法,在每个年龄段提供儿童适当的管理。理想的管理方法是保持儿童在视野范围内。父母要更密切地注意家庭环境的设置,例如避免家具杂乱拥挤摆放,有足够活动空间,周围无锐利物品,地面防滑处理。既然行为特征可能是乳牙列牙外伤的潜在风险因素,父母和学校教师应当对于年龄较小儿童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教育,并对婴幼儿做到更为细致的看护和对外伤的严加防范。
学龄儿童牙外伤主要发生在学校。学校要很好地创造一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例如建立更安全的活动场地等,减少牙外伤的发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或游戏时,儿童最好穿着鞋底防滑的运动鞋,在做滑板、滑轮、溜冰、骑自行车、打球等高速度高风险运动的时候,戴好头盔、牙托等保护用具,减少牙外伤的风险。
牙外伤最好的预防策略很可能是教育。教育对象是儿童、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学校教师等。应该提供给他们怎样有效避免损伤和处理损伤的信息。【妇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