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健康中国2030”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做到保健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微创手术配合能力及全面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于2024年8月23-24日成功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层医院微创手术护理配合培训班”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产后延续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推广”。本次会议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多名专家进行授课,来自全省各医疗机构100多名同仁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01 领导致辞/ First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黄金星对莅临培训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对护理人员一直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给予肯定和赞许!期望各位护理同仁凝心聚力,共促发展,通过此次交流平台强化争优创优意识,提升患者围术期管理能力,保障母婴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02 专题讲座 / Second 龚仁蓉教授 8月2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专家龚仁蓉教授将微创手术快速康复理念与临床实践的案例进行了分享,尤其对于患者围术期的安全管理环节如术前访视、人文关怀、手术环境准备、人员安排、疼痛评估、管路保护、运动指导、健康宣教等细节方面进行梳理,倡导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切实解决患者最迫切、最关心的诊疗问题,对促进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指出了一条清晰的管理思路。 袁琦主任护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手术室护理专家袁琦主任护师对微创手术器械装配和精准传递做了深入讲解。她不仅就各类腔镜器械的正确组装和拆卸做了全面介绍,而且对临床上常见的腔镜仪器故障进行了总结,教会大家科学识别和排查。也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许,鼓励大家用心做事,完成从技能到理念的全面提升。 邓庆军主任医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部长邓庆军主任医师从医疗方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进行解读。对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护理配合进行分享,提倡医护良好配合,共同促进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高春元主任医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学科主任高春元主任医师对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进行解读,对宫腔镜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患者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观察等做了细致讲解。尤其对宫颈预处理的重要性做了重点介绍。并将收集的典型宫腔镜手术案例进行视频分享。 赵建华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赵建华副主任医师从日间手术发展史、日间手术发展现状、日间手术定义、日间手术种类、日间手术体系建设、日间手术患者疼痛管理、麻醉复苏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对护理人员与麻醉的互相配合提出高标准要求,对日间手术患者护理给出了清晰思路。 黄俊华主管护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黄俊华主管护师针对宫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措施进行逐一分析和讲解,就个别易疏忽的环节与学员进行现场讨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宫腔镜术中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分析了护理人员临床思辨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林卫教授 8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林卫教授向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产后及时避孕、保障母婴安全”,围绕产后定义、产后生育间隔、产后避孕时间、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常见高效避孕方法、长效可逆避孕方法等内容进行分享,同时谈到在临床工作中如何结合产后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避孕方案,结合指南和规范分享最新的前沿知识,做到了“授之以渔”。 陈慧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陈慧教授向我们分享的主题是“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进展”,围绕青春期诊断、青春期干预、青春期管理与随访等容进行分享,同时谈到青春期作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接诊方法与技巧,做好后期的随访与管理尤为重要,给学员们提供了满满的干货。 高洁珺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洁珺教授向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流产后关爱服务门诊建设及质量控制策略”,围绕流产后关爱服务定义、流产后关爱服务流程、流产后关爱服务内容、流产后关爱服务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分享,让我们对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及流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基层医院建立流产后关爱服务门诊与管理,为学员们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高春元主任医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高春元主任医师向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围绕人工流产危害、人工流产术前、术中、术后手术操作准备及术后康复等内容进行分享,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为学员提供了全面的子宫内膜修复知识,同时结合教具还向学员们展示了剖宫产术后及时避孕的手术操作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剖析。 付天明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付天明副主任医师向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党建引领下的妇幼事业探索——论PAC门诊从术后到术前到性健康观的培育”,围绕女性生长发育周期、我国人工流产现状、我区人口出生现状、女性生殖健康保护现状等内容进行分享,结合PAC咨询现状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PAC始于人工流产术后关爱,最终需落脚到生命全周期的性与生殖健康保健,为我们今后的妇幼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与方向。 03 结束总结/ Third 通过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讲解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分享,积极推动手术护理质量发展,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管理,所有学员都受益匪浅。在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搭建平台,让优质资源融合共享,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
撰稿:手术室-黄俊华、妇产科-彭淑珍 核稿:孕产保健部-邓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