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个严重亚硝酸盐中毒的一个月大的宝宝,原因是宝宝便秘,家长误以为是喝奶粉“上火”了,听别人说菠菜汁可以“清火”,于是用熬煮的菠菜汁冲了奶粉给孩子喝,结果菠菜汁生成了亚硝酸盐导致了宝宝中毒。
至少两顿奶,把孩子喝成了“茄子”
11月28日上午11点,49天的乐乐(化名)来到了龙泉妇幼门诊,此时的他身体紫成了茄子,脸嘴唇都没有了颜色。“身体、脸色,特别是唇周都呈青紫,手脚也比较凉,听家长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了。”负责接诊的李科兴告诉记者。李科兴迅速问诊后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龙泉妇幼立即通过绿色通道紧急将乐乐附送入了儿科病房,并开始了抢救。
“当时的常规吸氧外加开放静脉通道对孩子的情况改善都不大,呼吸和心跳依旧很快,血氧饱和只有77,于是我们给他换了高能量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李科兴回忆,“通过小朋友的症状及家属的描述,我们初步判断是亚硝酸盐中毒,于是做了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乐乐的高铁血红蛋白达到了44.7%,而正常人通常是5%以下,证实了我的推断。”
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乐乐妈妈生产后奶水不好,就选择了奶粉喂养,最近乐乐总是便秘,家里人就在网上寻找“药方”,听说菠菜汁可以通便,打听一圈下来,朋友家的孩子吃了也没有问题,于是决定用菠菜汁兑奶粉给乐乐喝。李科兴告诉记者:“他们给孩子喝了第一顿后没有问题,就将奶保存了起来,第二天又喝,来医院前,乐乐至少喝了两顿菜汤冲奶,其中还包括隔夜的。没想到不仅没有‘清火通便’,反而把孩子喝进了医院。好在经过治疗后,孩子的状态很快平稳了下来,并在三天后顺利出院。”
“蔬菜水”变“毒水”,硝酸盐中毒并不少见
跟乐乐类似的病例原来也曾发生过,罪魁祸首也是所谓的“蔬菜水”。据了解,在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中都天然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但硝酸盐本身并没有毒性。然而,当这类蔬菜被煮熟后的蔬菜水或是榨成汁后,由于植物组织细胞被破坏,加上蔬菜水的酸碱度适合细菌繁殖,那么其中的一些细菌就会产生硝酸还原酶。因此,硝酸盐被还原成了亚硝酸盐,而过多的亚硝酸盐就产生了毒性。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蔬菜水”被放置又用来冲奶粉的做法,约等于把“焯”出来的盐溶液喂给孩子,相当危险。
特别是对于0-6个月婴儿来说,他们的肝脏发育不成熟,代谢得比较慢,更容易患病,肠道也处于发育阶段,屏障功能不完善,因此更容易吸收亚硝酸盐,另外,小婴儿的新生儿胃内PH值较高,这将有利于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细菌定值。
给婴儿冲泡奶粉时,其实只需要将水煮沸后晾凉至70℃左右去冲泡即可,同时,提醒大家,在冲泡时务必按照配方奶上的冲调比例进行冲泡,不要害怕孩子吃不饱,奶粉太浓反而会影响吸收。“冲泡的奶粉最好在两小时内喝完,即使是温奶器,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细菌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