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 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 妇女健康知识 | 儿童健康知识 | 其他健康知识
  • 儿童健康知识

    首页>健康知识 >儿童健康知识

    新生儿需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防是关键

    浏览次数:2008|发布时间:2025-03-19 10:33:03

    “医生,我家宝宝开始只是感冒,有点轻微咳嗽和鼻塞,吃奶也好,怎么这两天就严重了,咳得也多了,奶也吃不下,觉得出气也紧,拍了片说是肺炎,做了检查说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个严重不?”



    新生儿科住院部

    一位宝妈正焦急地询问医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是威胁婴幼儿健康的

    主要病原体之一

    可能引发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


    由于宝宝免疫系统脆弱

    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各位宝爸宝妈

    下面这份必备防护攻略注意查收







    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


    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1岁以下婴儿是易感高危人群。


    RSV感染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但对于新生儿而言,特别是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划重点

    高发季节:RSV呈季节性,通常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感染达到高峰。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污染物(如玩具、衣物)、气溶胶传播。 

      

    高危人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肺疾病、免疫系统受损、慢性肺病等患儿。  

    1

    发病隐匿、不易察觉


    新生儿及月龄较小者感染后最初可表现为厌奶、活动减少、易哭闹,特别是早产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可表现为发作性呼吸暂停,并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2

     呼吸衰竭风险


    新生儿气道狭窄,感染后黏液和炎症可能堵塞气道,导致缺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

    哮喘风险


    婴儿感染RSV后续可出现反复喘息、气道高反应,甚至哮喘的风险增高。




    那么宝爸宝妈们

    该如何保护宝宝呢?





    1. 避免人群聚集:新生儿出生后1-3个月内,尽量少去商场、早教中心等密闭场所,减少接触潜在传染源。 

    2. 隔离生病家庭成员:若家人出现感冒、发热症状,需佩戴口罩并避免接触新生儿,必要时分房居住。 

    3. 拒绝随意亲吻:成人口鼻可能携带病毒,避免亲吻宝宝面部或手部(婴儿常吃手)。






    1.勤洗手:家长或访客接触宝宝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尤其换尿布、喂奶前后。 

    2.定期消毒:奶瓶、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或高温蒸煮清洁。 

    3.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避免病毒在室内滞留。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IgA)和抗体能帮助新生儿建立防御屏障。  


    避免二手烟

    烟草烟雾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  


    高危儿特殊防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肺疾病患儿可咨询医生是否需注射RSV单克隆抗体,降低重症风险。





    1

    孕妇接种RSV疫苗

    2023年起,国际批准孕晚期接种RSV疫苗,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为出生后6个月内提供保护。


    2

    家庭成员接种疫苗

    流感、百日咳等疫苗可减少合并感染风险,间接保护新生儿。



    若新生儿出现以下症状

    需立即就诊


    1

    呼吸急促(>60次/分钟)、鼻翼扇动或吸气时“三凹征”  

    2

    发热、精神萎靡或拒奶  

    3

    口唇发绀(青紫)、尿量明显减少等



    温馨提示


    新生儿感染RSV后易进展为重症,但科学防护可大幅降低风险。

    家长需从环境、卫生、喂养多维度建立保护网,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